GLORIA資訊

淨零減碳「危機」並存 企業如何建構具台灣DNA的ESG策略?

淨零減碳「危機」並存 企業如何建構具台灣DNA的ESG策略?


(左)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暨工管系教授郭財吉,(右)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DIGITIMES攝
 

目前全球多數國家的大型企業都已訂定淨零碳排策略與目標,並將觸角涵蓋至供應鏈與進口商,台灣作為全球製造重鎮,國家的產業發展與世界脈動息息相關,面對ESG浪潮,台灣企業該如何因應?在「臺科領航創新 實現未來」系列節目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暨工管系教授郭財吉與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與我們分享企業永續經營議題。

人類社會多年來奉行的資本主義,固然帶來更快的致富機會、更完整的基本人權保障,但同時也大量損耗了自然環境資源,然而終究有限的自然資源無法讓經濟無限成長,在此態勢下ESG概念興起。ESG是過去的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延伸,CSR認為企業在執行企業策略的過程中應負起道德責任,ESG則將企業責任進一步細分為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ety)、治理(Government),希望透過這三大指標落實「能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需求的發展」願景。

郭財吉建議台灣企業需將過去大規模量產與低製造成本的線性,發展為循環經濟模式,應用新興科技與大數據分析,加速異業整合協同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盡快啟動ESG布局。他也提醒永續管理人員在推動ESG時,可以考量企業在供應鏈的定位以SBTi訂定減碳目標訂立行動方案,並從其中找出差異化策略,讓ESG成為具備企業特色的DNA。

黃欽勇則提到企業發展過程中必然經過成長、停滯、下滑等三大階段,要擺脫此宿命,企業必須了解真正的挑戰並非短期營收減少,而是致命傷害從何而來?淨零碳排與ESG就是台灣企業的危機。然而,危機是「危險」與「機會」二字構成,企業可藉此機會轉換思維,找出全新成長動能。

面對全球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台灣科技產業必須從組裝廠、供應鏈、用戶碳足跡盤查三者兼施,第一階段的能源轉換,組裝廠必須先訂立自身減碳政策,同時要求供應鏈廠商配合政策,盤查用戶端的碳足跡數據,並滾動調整內部的綠能動作,讓ESG進度流程最佳化。2030年開始的第二階段碳中和的中程目標,與市場共同建構同步的減碳指標,到2040年所有的產品就都需符合零碳標準,在此過程中企業須從內外兩面著手,內部是透過產品轉型、流程效率優化、員工賦能提升企業治理效率,外部則是讓客戶參與減碳計劃、強化社會認知並進行多元互動。

過去廠商著重於產線效率、製造成本等指標,與社會互動的頻率相對偏低,但ESG中的環境、社會、治理等三項指標,在執行過程中都必須與社會大眾積極溝通,例如在投入大量資源建構節能系統時,除將成果公諸社會的同時,目標的設定思維和執行過程,以及與治理面相關的資訊也須對外揭露,讓社會了解企業對議題的想法與做法,因此企業有必要開始習慣將如何與社會互動一事納入營運考量。

轉換思維是建構ESG的必要作為,郭財吉表示金管會在企業治理3.0概念中提出,企業必須將環境整合與社會共融納入治理思維中,最後內化為企業體質與文化。台灣以往強調「隱形冠軍」,然而現今歐美客戶需要的不僅是產能與品質,同時也重視ESG指標,因此即便是隱形冠軍也須於財務報表中揭露相關策略與目標。此外,企業管理者除需要有推動ESG必須投入的資本體認外,亦要教育股東、董監事等利害關係人,節能減碳與企業治理層面息息相關,才能讓政策得以順利推動。而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對手時,亦可從競爭者ESG報告中看出未來的產品規劃輪廓,從而制定因應措施。

企業永續涵蓋領域相當大,黃欽勇表示,ESG的政策規劃與執行時必須掌握公司內部的財務、供應鏈、製程技術等環節樣貌,因此團隊必須有跨域人才,臺科大作為台灣技職教育的指標學校,校內已有量多質優的各類人才,企業可善用此一力量,強化產學合作,為嚴苛的ESG挑戰備妥強大戰力。然而,每一國家的產業環境各有不同,在制定ESG策略時,必須從當地的環境與產業狀態出發,定義屬於自己的ESG方法論。

如欲進一步了解此議題的專業見解,歡迎至「臺科領航創新 實現未來」活動網頁報名觀看,藉此掌握全球的ESG發展脈動。

本次報導為與 DIGITIMES 合作: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30&cat1=40&cat2=16&id=0000640361_Y9U2K79X79AM7N0RKHJ72#